張家界文明網(wǎng) 〉首頁 > 他山之石
湖南好人王永林:多一次堅持,多一份生命的希望
湖南文明網(wǎng) 2019-02-22 11:57:30 閱讀:
湖南日報見習記者 張璇 記者 徐典波
“爸爸,您上個星期才獻完血,今天又要去嗎?”
“乖孩子!今天爸爸是要去參加志愿行動,和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一起過節(jié)……”
2月19日,元宵節(jié)。家家戶戶盼團圓,家住汨羅市歸義鎮(zhèn)汨新社區(qū)的王永林,一邊整理著志愿活動物資,一邊與10歲的女兒說笑,隨后就出了家門。
記者也跟著王永林走街串巷做公益,聽到的是鄰里講他的暖心故事。
無償獻血103次的“獻血大戶”
王永林今年43歲,衣著樸實、其貌不揚,走在街上熟人卻不少。問其原因,汨新社區(qū)黨總支書記鄭庭蕩一臉自豪:“王永林是社區(qū)遠近有名的‘獻血大戶’呢!”
談起第一次獻血,王永林記憶猶新。年輕時,他在消防部隊服役,多次參加火災救援,也見證了不少生命的重生。1999年4月3日,在看到無償獻血宣傳單的那一刻,他心中沸騰了。在火場之外,他還能以另一種方式挽救寶貴的生命:“當兵就應該獻熱血!”
王永林從此與獻血結下不解之緣。他告訴記者,無償獻血分為獻全血和成分血兩種。除每年獻全血兩次外,他還會去醫(yī)院機采血小板捐獻。
今年正月初十,得知血站庫存血液緊張,王永林來到汨羅市城郊衛(wèi)生院愛心獻血屋,一次獻血400毫升,完成了他的第103次無償獻血。
全國消防部隊捐獻造血干細胞第一人
2003年1月,王永林照常來到岳陽市中心血站獻血。老熟人、血站護士吳擁霞對他說:“捐獻造血干細胞,王哥可以嘗試下?!?/span>
“試就試,我都不怕!”王永林當即寫下了申請報告,并留存了血樣。
2006年,王永林終于在中華骨髓庫的檢索配型中,與北京的一名白血病患者匹配成功。他捐獻的120毫升造血干細胞,挽救了一個北大研究生的年輕生命,王永林也獲評“全國消防部隊捐獻造血干細胞第一人”。
“十分感謝王永林恩人的無私奉獻,他給了我第二次生命……”在王永林家中,所獲榮譽存滿了整整一柜,他卻時常只翻出這一份感謝信,思索良久。
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!堅持獻血多年的王永林漸漸明白,他一個人的力量太過于渺小,必須動員更多的人加入進來。作為岳陽市無償獻血、造血干細胞捐獻形象大使,他經(jīng)常利用雙休日、節(jié)假日進社區(qū)、進學校,分享自己的親身經(jīng)歷和切身體會。讓他特別自豪的是,如今在汨羅市,已有18人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。
鄰里眼中的“活雷鋒”
無償獻血20年,愛心溫暖一座城。2011年,王永林覺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多更好,又加入汨羅市愛心幫幫志愿者協(xié)會。他不僅在各類志愿服務中宣傳發(fā)動無償獻血工作,還利用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,廣泛傳播無償獻血小知識,開展組團獻血的愛心接力。
“為了能獻上血,我和幾個兄弟都把酒戒了?!蓖跤懒值睦吓笥阎転申栒f,在他心中,王哥還是個不折不扣的“活雷鋒”。王永林曾照顧過一名五保老人孫駱賓,每個周末去老人家中探望,干家務、陪說話,定期帶老人去醫(yī)院檢查身體。老人壽終正寢時,還為其妥善料理后事。
目前,王永林只是汨羅市衛(wèi)計局的普通干部,但慰問敬老院老人、走訪貧困學生、救助大病家庭,哪里有需要,他總出現(xiàn)在哪里。收入并不豐厚的他,個人先后捐款10萬多元。
當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、中國紅十字之星、中國好人、湖南好人等眾多榮譽紛至沓來時,王永林仍未改自己獻血的初衷:多一次堅持,就多一份生命的希望。
■點評:
20年無償獻血103次,王永林的堅持,給無數(shù)患者重燃生命的希望。
愛心不斷,奮斗不止。這個新時代的“活雷鋒”,奉獻的不只是熱血。他幾十年如一日,積極參加公益活動,不求回報,無怨無悔。在持之以恒中,平凡有了不平凡的意義。
相關新聞
精彩資訊